跳到主要內容區

2018全球仿生設計競賽~台灣海選 成大團隊第一名

發佈日期 : 2018-05-07

生科系副教授張松彬「Save piers with Barnacles」  台灣仿生科技發展協會舉辦的2018全球仿生設計競賽~台灣海選

根據美國費爾馬尼安商業與經濟研究所(FBEI)預估,2030年全球仿生相關產業將有1.6兆美元的商機,仿生學、仿生科技之熱門可見一斑。成功大學投入仿生領域近來也有斬獲,生命科學系學生詹智傑、王俐晴、施智皓、孫慧芸、陳中宇,化工系學生賴雪文等6人,以節肢動物「藤壺」為師,在生科系副教授張松彬指導下,創意發想出強化橋墩的裝置「Save piers with Barnacles」,以引導洪水,減緩極端降雨、河流暴漲衝擊橋墩淘空導致斷裂與災區救援困難等問題,參加「台灣仿生科技發展協會舉辦的2018全球仿生設計競賽~台灣海選」,在強敵環伺下贏得首獎,作品已送美國參加全球仿生設計競賽。
 
張松彬指出,仿生顧名思義是向大自然學習並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人類很早就懂得師法自然,達文西曾仔細研究鳥類飛行,設計出多款飛行器。澎湖的心形石也是當地漁民觀察潮汐設計出的聰明捕漁裝置。投入仿生相關研究的成大材料系教授李旺龍說,仿生學就是一門對大自然合法抄襲的學問。
 
仿生學(Biomimicry)一詞最早由生物學家Janine Benyus(珍妮.班亞斯)提出,是一門跨領域科學。現代的仿生產品已存在多時,魔鬼沾就是一例,發明人瑞士的喬治.梅斯倬1948年帶狗到野外,從狗毛沾滿芒刺小針得到的靈感。蓮葉表面疏水、不吸水,自淨效果的「蓮花效應」,已被模仿開發出不怕水和不怕食物潑灑的布料。
 
成大仿生團隊作品「Save piers with Barnacles」成員之一陳宇中說,團隊一開始天馬行空發想,師法對象從食蟲植物毛氈苔討論到螢火蟲,另一成員詹智傑對節肢動物有興趣而提出「藤壺」,經過說明與討論,大家一致認同以「藤壺」為師。牠總是牢牢附著在潮間帶或船底,其結構對渦流與海浪沖刷的適存策略,或可運用去設計海嘯災難的避難小屋。
 
指導老師張松彬則從氣候變遷角度給建議,全球暖化,暴雨山洪爆發頻率加劇,災難愈發頻繁也更嚴重,橋墩破壞後果很嚴重。團隊於是轉變方向,提出強化橋墩的裝置。成員施智皓說,作品最後定位在補強老舊、偏遠地區的橋樑,以降低暴雨、山洪對橋樑產生的風險,評審意見指出,利用結構引導水流,就工程角度上來說是很漂亮的概念。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有老舊橋樑補強的問題,創意發想背後還蘊涵人道關懷以及普及性的特點。
 
台灣也跟上國際仿生發展趨勢,科技部為提升台灣仿生工程的研發能量,在107年度提出「智慧仿生材料與數位設計平台」專案計畫。 
台灣經濟研究院在2014年成立「台灣仿生科技發展協會」,至今已連續4年舉辦「台灣仿生科技發展協會舉辦的全球仿生設計競賽~台灣海選」,讓台灣的青年學子與國際接軌。
 
張松彬指出,仿生學可視為循環經濟的一環,大自然不會耗費過多能源或能量來製造所需,也不會產生對自己有害的物質,因此會有最好的效能。國際上重視仿生,美國、歐洲、日本甚至中國都在發展,哈佛就設有仿生中心,德國曾經舉辦仿生學國際展,還成立技術專門委員會推動制定相關的標準。
 
(撰文/孟慶慈 圖片/仿生團隊提供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