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SATU盛會 東南亞暨南亞72大學齊聚研討高教人才及產學創新
成功大學主辦2018臺灣與東南亞暨南亞大學校長論壇(SATU),16日上午在格致堂開幕,包括台灣、印度、印尼、馬來西亞、越南、泰國、新加坡與菲律賓、汶萊等地區72位校長或代表齊聚,討論農業、醫療、工程方面的產學發展。兩年一次的跨國盛會備受矚目,經濟部次長王美花、教育部政務次長姚立德都到場對SATU平台表示肯定,也期待繼續推動臺灣與東南亞、南亞之間的人才交流。
經濟部次長王美花特別強調人才交流的重要性,不只能帶來短期的效益,也會為國家帶來長久的影響,尤其在新南向的推動上扮演重要角色。她也向各國校長分享台灣培育理工人才促進產業發展的經驗,認為未來因應數位時代,台灣需要培育更強大的電腦及AI人才,期待與SATU各國成為合作的好夥伴。
教育部政務次長姚立德肯定SATU是很好的交流平台,建立一個國與國之間合作很堅固的基石,指出台灣目前積極推動大學社會責任(USR)計畫,透過SATU平台,也期待未來可以發展國際性的USR,帶動所在地區的繁榮與發展。
成大身為SATU永久國際秘書處,成大校長蘇慧貞更覺責任重大,「SATU的重要任務之一就在培養在地頂尖人才,有效解決國際間許多問題和挑戰。」她指出,成大自2003年起持續推動SATU台灣與東南亞暨南亞大學校長論壇,是台灣推展產學合作上的第一個國際性聯盟,在新南向政策前,SATU就已經是台灣高等學府和東南亞、印度國家之間建立實際交流的重要管道,也帶來顯著成果,會員國之間有34個合作計畫,也獲得其他更多的國際支持。
2018年SATU,新增6個會員學校,規模更創歷年最高,外國校長參與人數達前三屆之最,總參與人數成長25%,包括臺灣、印度、馬來西亞、越南、泰國、新加坡與菲律賓的頂尖大學都由國際長及副校長層級以上代表與會,且首次有印度理工大學(IIT)4位分校代表參與。首場演講邀請成大專責產學合作的研究總中心主任張志涵,以「高等教育機構在產業鏈結方面出現的挑戰」為題分享成大產學經驗。
張志涵指出,成大至今已設置3個新南向海外研發基地,以永續發展為目標,未來也鎖定在菲律賓、印尼等地繼續籌備基地。他認為,產學合作在世界各國已經是很重要的事情,也面臨許多新的挑戰。他首先簡介成大產學的基礎和能量,分享成功經驗,也分享失敗的經驗如何改善,並且進一步分析成大在智財專利上學到的事,「對一個自己會實施專利的學校而言,所有沒有授權的專利,會成為負債而不是資產。」對大學來說,如何讓智財專利發揮應該有的價值,就是要想辦法授權出去,強調「好的專利佈局會決定技術有沒有價值」。
張志涵也分享創新創業成果,成大近年來有許多調整和成長,從學校角度來看,「技術很重要,商業模式更重要,而更重要的是團隊」。大部份學校只有技術團隊,但張志涵認為,即使技術一流,卻缺少業務、財務、法規等團隊,要成功的機會其實不大,因此 成大近年來積極投入創新創業,整合多元化人才,創造好的商業模式。
最後,張志涵以去年成立的成大國際產學聯盟平台為例,說明該模式是利用產業會員機制,讓成大的技術研發和產業鏈結的關係更有效率且更為緊密,讓產業感覺到成大好的技術、好的人才,讓產業有感,覺得服務到位。「國際產學聯盟經理人理解學術語言和產業語言的差異,進而能夠幫助技術轉譯到產品的過程,成功率提高。」
成功大學2017年分別於馬來西亞的馬來亞大學及越南的胡志明醫藥大學建立海外共同研究中心,任務包含舉辦醫材教育訓練、雙邊共同研討會、辦理產業論壇、連結當地學科展會等活動,今年11月初,成大與泰國馬希竇大學也成立了共同研究中心,成為成大第3個海外研發基地,未來更朝向與其他東南亞國家一流醫學大學建立更深度的合作關係,期盼透過學術發展促進國際人才及產業需求整合,提升區域成長並創造共同價值。
SATU校長論壇由成大擔任永久國際秘書處,為臺灣與東南亞暨南亞各大學間之常態性國際文教組織,透過每兩年舉行一次的校長會議,以推動及促進彼此高等教育之合作交流與發展為宗旨,同時達成包含「加強東南亞國家與臺灣之學術合作」、「經由學術與文化之交流合作促進國際化」、「提昇教育及研究與社區服務之質與量」、「建立學生及教師與行政人員之交流計畫」、「促進產學合作與致力於經濟」及「社會與環境之永續發展」等六大目標。(撰文/朱怡婷、陳意安 攝影/劉子端)